党纪教育专栏

首页 > 党纪教育专栏

基础教育学院贯通学生在线学习“首都百万师生同上一堂党史课”第十节党史公开课

6月9日下午,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主办的“首都百万师生同上一堂党史课”网络公开课第九讲在中国人民大学开讲。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院长秦宣教授应邀担任授课嘉宾,聚焦“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的理论成果”为首都师生授课。基础教育学院19级学生、20级学生利用晚自习在各班教室集中学习观看回放。

秦宣教授首先明确了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内涵。他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必然要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的问题的实际需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指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现实实际相结合,其过程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的双向流动,马克思主义“化”中国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就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秦宣教授强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党的意志、国家意志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它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对人类文明进步具有重要意义,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根本指引,为新时代治国理政提供了基本遵循,为全面从严治党、把党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

贯通学生们认真学习本次党课,通过此次学习,贯通学子们了解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历了三个阶段,产生了五大理论成果,了解到马克思主义和中国是如何结合在一起的,本次学习增加了自己对党史进一步的理解,同时也同学们也纷纷表达要加大对理论的学习,更好的了解党史、中国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