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夯基提质赋能升本新程 聚智聚力共绘双高蓝图 ——基础教育学院成功举办高职物理教学研讨会
(撰稿:姜艳 图片:张红红)
2025年6月25日下午,基础教育学院举办物理教学教改研讨会。本次会议特邀国内物理教育领域知名专家:东南大学及北京师范大学双聘教授、高职物理课标编制组组长--周雨青,作《高职物理课标解读及高职物理教材建设与使用研讨会》的专题报告。
教务处处长王佼、基础教育学院副院长孙川、物理教研室主任姜艳及全体物理专任教师齐聚一堂,紧密围绕“物理课程教改”及“如何以物理课程改革赋能学校‘升本’与‘双高’建设”展开深度研讨。这既是一次教学智慧的集中碰撞,更是学院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深化公共基础课改革的关键一步。会议室气氛热烈、智慧涌动。
王佼处长首先以全局视角介绍了学校对教学教改的核心定位与发展方向,接着肯定了学院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力,教学质量立得住,学校的发展才能行稳致远;教学质量强起来,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目标才能真正落地。”他提出了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以及技术赋能合班教学等要求。
专家引领破题,教师研讨碰撞。作为会议的核心环节,“专家报告+交流研讨”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周雨青教授结合高职物理课标的最新要求,为与会者解码改革路径。讲解了物理课程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能力,举例众多物理应用案例,致力于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工程应用意识”“创新思维品质”等核心素养。不仅解决了‘怎么教’的问题,更明晰了‘为什么教’的逻辑——物理课必会成为学生通向专业能力的‘桥梁’,而非‘壁垒’。
研讨尾声,孙川作总结讲话。她首先肯定了会议成果:“今天的研讨,既有专家的高位引领,又有一线教师的实践发声,更碰撞出了‘课标落地靠融合、教材优化需精准’的共识。这些成果,为学校公共基础课改革提供了关键支撑。学院积极推进公共基础课课时方案和教学改革,对齐国家标准,紧扣学校办学目标和发展定位,以‘强基础、融专业、强能力’的公共基础课理念,为学生奠定坚实的“价值观引领+基础能力夯实+专业可持续发展”综合文化素质基础,助力打造“首都城市发展的工匠摇篮”。
以物理之“基”,筑就发展之“高”。从开篇的战略定位,到专家报告的高位引领,到教师研讨的智慧碰撞,这场研讨会为高职物理教学改革擘画了清晰路径。
物理教研室近年来积极参加技能大赛,在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本科赛道),获国家级奖4项;北京市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本科赛道),获省部级奖11项;“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省部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京彩大创”创新创业大赛,省部级二等奖1项;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省部级二等奖1项。未来,教研室将继续从夯基提质赋能着手,为学校“四校”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