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首页 >
学院新闻
校内技能大赛---------创新物理实验竞赛
发布时间:2019-11-11
为了提高大学生物理实验技能和科学实验素质,突出物理实验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并尝试激发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与潜能,使学生广泛参与到物理实践中来;并在实践中培养、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探究精神和团队协作意识;同时也为展现我校同学实验动手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的风采。我校于2019年11月6日开展了第一届创新物理实验竞赛。 |
|
|
出席本次竞赛的评委老师有校外专家孟可老师,我校物理教研室主任郭彦省老师,以及赛事总负责人姜艳老师。通过初步筛选,本次比赛共有5组总计15名同学进入总决赛,而他们也不负众望的为我们呈现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比赛。 |
本次大赛于12点30分在创新楼402举行。为了本次比赛,各组同学认真准备,巧妙构思。比赛要求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原创的趣味物理实验并通过实验现象来阐述物理原理,并尝试做出相应的应用装置。这对学生的动手能力,思考能力和对物理知识的掌握程度都是一个考验。且5组同学各个都是有备而来,这也让比赛的紧张和激烈程度更上一层楼! |
五组竞赛项目内涵丰富,创新性、实践性强,应用特色突出。第一组参赛的同学是来自建工学院的谢倞及电气与信息学院的乐翰书、张梓琪三位同学,他们准备的实验是电磁场的相关原理及制作。三位同学首先通过PPT为我们生动形象的说明了电磁铁的物理性质和原理,紧接着他们运用电池,螺线管,磁针等实验器材简单明了的为我们展示了电流周围有磁场等相关原理。 |
|
|
第二组的参赛选手分别是严鹭、刘博宇、李子豪三位同学,他们三人选定的题目是分析液体内部压强的应用。三人准备的演示文稿比较充分,流程、实验步骤、注意事项等写的非常详尽。紧接着3人通过使用大量筒,盐水,压强计等器材,顺利完成了这场实验。同时,这三位同学还自发地对实验进行了改进,用家里常用的材料调配的生理盐水溶液替代了纯水,使整场实验内容更加的丰富。 |
|
|
第三组上场的是来自电气与信息学院的孙雯、朱果、朱硕三位同学,她们带来的实验是“水中燃烧的蜡烛”,即平面镜成像实验。所需的器材,一个烧杯、两个蜡烛,一架铁架台,一个平面镜。而这组的三位同学通过实验向我们说明了光线透过平面镜后形成与实物相同的虚像这一原理。 |
|
|
第四组上场的是梁晶博、蒋毅、白宇飞三位同学,他们三人选定的主题是虹吸原理和机械能与电能的转化。用来说明实验原理的是一套类似水力发电机的装置。他们先通过运用虹吸原理将烧杯中的水引出,然后通过由高向低流动水的重力势能让水车转动,以此完成机械能与电能的转化,并用电流表来进行测量。三人用这个实验向评委和观众们说明了虹吸原理和电磁感应两个物理概念。不论是知识的掌握还是实验的设计,都比较精巧。 |
|
|
第五组上场的是姚新辰、康智勇、张子伦三位同学,三人选的题目是尖端放电—离子推进器的理论实验。可以看出他们花了很多时间准备。不同于一般组只是单纯的阐述原理,这组负责演讲的同学通过一些在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或是电影里的镜头来具体的为评委和观众们描述概念。而他们的离子推进器设计巧妙,通过空易拉罐形成了一个圆锥形的电场,再通过贴在其上的纸条来判断是否产生离子风。同步阐述了推进器的发展和他们对未来星际空间的能量供给装置的展望。 |
|
|
在各组上台展示完毕后,就到了激动人心的评审阶段。由三位评委老师共同打分,再算平均分。最后的结果是第五组同学夺得了1等奖,第二和第四组同学获得了2等奖,而第三组与第一组的参赛选手获得了3等奖,随后进行了颁奖仪式。 |
|
|
|
整个比赛至此圆满结束。本次物理创新实验竞赛得到了基础学院领导和老师们的大力支持和诸多帮助。比赛过程中不仅提高了同学们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同时也加深了同学们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并为进一步推动我校学生技能竞赛活动的开展贡献一份微薄之力。相信未来还有更多同学能崭露头角,一展风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