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首页 > 学院新闻

基础教育学院进行22级文综组社会实践周活动


为提升我校贯通培养2022级学生综合素养,基础教育学院语文教研室和基础素质教研室联合策划“守护匠心 传承非遗”——2024年社会实践周活动,通过自主学习文化、体验非遗手工、参观历史遗址、爱国主题教育等形式,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增强文化自信,以爱国主义情怀,凝心聚力,守护大国匠心,传承非遗文化。

5月6日,著名相声演员、曲艺研究家、作家、书画家徐德亮老师用一场“曲艺中的传统文化”专题讲座,带领学生们开启实践周首个“传承”之旅。从曲艺本质讲到曲艺与传统文化的关系,通过口口相传、言传身教,老一辈曲艺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曲艺中延续下来。

在“非遗手工体验”中,通过“非遗剪纸·龙腾盛世”、“掐丝珐琅·指尖上的非遗”、“水墨·手绘折扇”活动,让学生在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亲手制作非遗手工作品,领略非遗之美。活动中,大家认真创作,彼此交流创作感受,气氛轻松、活跃。在成果分享环节,学生们争先恐后发表关于此次活动的感受。大家一致认为,非遗手工制作让大家开阔了眼界,提高了艺术修养,增强了动手能力,传承了非遗文化。

“圆明园遗址公园”,作为“万园之园”和著名历史遗址,是感受中华园林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在游学中,通过向学生介绍圆明园的地理知识、历史演变和文化背景,让学生领略中华园林宏伟与精致的同时,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深刻熏陶。

“强国有我·爱国主题教育”活动中,学生通过观影和分享感想的方式,重温祖国的峥嵘岁月。《我和我的祖国》既是一部献礼的影片,更是一封写给祖国的情书,让大家深刻体会到“我”与中国的血脉相连,激发了内心最朴素的爱国情怀。

通过本次实践周活动,同学们不仅感受到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魅力,也将“非遗”种子撒播在学生心间,促进了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的普及和弘扬,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