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首页 > 学院新闻

基础教育学院2024-2025学年贯通培养 “匠心谱华夏·智创启新篇”社会实践周启动


6月30日上午9点,基础教育学院在匠心楼报告厅举行“2024-2025学年贯通培养社会实践周启动仪式”。本次实践周的主题为“匠心谱华夏·智创启新篇”,活动由学院精心策划,教务处、学生工作处、团委大力支持,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沈莹,教务处副处长张普庆,基础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王巍、副院长孙川、团总支书记智艳飞出席启动仪式。

今年是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项目实施十周年,作为首批三所试点院校之一,我校秉承“高端化、精品化、数智化、国际化”的教育理念,深耕贯通培养项目,促进职普融通,为高端技术技能人才搭建起一座畅行无阻的成长立交桥,极大地拓展了人才成长的广阔通道。

贯通培养项目十周年纪念视频拉开启动仪式的序幕,十载光阴,思绪万千,是付出,也是收获;是坚守,更是开创。视频中有项目十周年以来的特色活动、贯通师生取得的各类奖项、历届贯通学子的深深祝福。他们中有些人已研究生毕业,有些人正在国内外更高学府深造,有些人已入职名企,还有些人仍在默默努力、蓄势待发。视频中的一帧帧影像,是关于青春的故事,也是关于成长的故事,激励着现场的每一位学子。

沈校长在致辞中,首先对贯通培养项目在我校顺利进行十周年表示祝贺。其次,她高度肯定了往年实践周的活动成果,并对本次实践周的策划和安排给予好评。最后,她表示,匠心精神也是我校“三全育人”精神的体现,贯穿人才培养全链条,希望同学们要将此次实践作为锤炼匠心、砥砺品格的契机,以坚定的信念披荆斩棘,以无畏的勇气乘风破浪,始终坚守初心,努力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孙院长介绍了活动整体安排。本次实践周始终秉持教育性、实践性、安全性的核心原则,学生活动分为文综组、理综组、英语组,在北京主题、文化主题、创新主题的指引下,拓展学科视野,深化知识理解,激发创新潜能。孙院长期望学生们做“四者”——深度学习者、文化传承者、创新探索者、责任担当者,用实践的脚步丈量知识的广度,用探究的精神挖掘思维的深度。

青春拥有无限可能,贯通培养2309班赵祎阳同学作为学生代表发言,表达了对此次活动的期待和信心。“无规矩不成方圆”,有组织、有纪律,才能事半功倍。实践周带队教师代表高远老师,从安全、文明、任务完成及要求等方面,对实践纪律提出明确要求。

榜样的力量,总能激发无限可能。基础教育学院特别邀请贯通培养项目十年来,三位优秀的毕业生做专题讲座。贯通培养15级毕业生张高翔,现就职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分享了他十年来的国内外求学经历和学术成果;贯通培养19级毕业生王磊,曾获评北京市优秀学生干部,现北京建筑大学在读,分享了他在学校的学习、入团和入党经历;贯通培养20级毕业生刘雨涵,曾获评北京市优秀毕业生、获大学生创业大赛一等奖,分享了她对于大学期间的人生规划,以及时间分配。听完分享,同学们备受鼓舞,立志不负韶华,奋勇争先。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发展、特质、形态与创新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众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独特特性。中华文明代代相传,我们重任在肩。作为新时代青年,“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在最好的年华里,用更好的自己去奋斗,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添砖加瓦。基础教育学院“2024-2025学年贯通培养社会实践周启动仪式”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撰稿:张红红 摄影:王霁)